淮南,简称“淮”,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。它位于安徽省中北部,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,淮河之滨,素有“中州咽喉,江南屏障”之称。淮南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,也是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城市。
地理与气候
淮南地处安徽省中北部,东与滁州市毗邻,东南与合肥市接壤,西南与六安市相连,西与阜阳市相接,北与亳州市和蚌埠市交界。它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,年平均气温约为16.6℃,年高温日数为28天,全年无霜期为238天,年降水量约为893.4毫米,季节性降水分布不均。全年日照时数约为1922.2小时。淮南的主要河流有淮河,以及东淝河、窑河、西淝河、架河、泥黑河等支流。湖泊包括瓦埠湖、高塘湖、石涧湖、焦岗湖、花家湖、城北湖等,还有人工河如茨淮新河。
历史与文化
淮南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夏商时期属“淮夷”之地,西周时期大部分地区为州来国所辖。春秋战国时期,楚灭州来后,市境南部属楚,北部则分属蔡、六等国。西汉时期,淮南国设立,后改为九江郡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淮南地区战争频繁,政权更迭。隋唐时期,寿春作为淮南道的治所,经济文化一度繁荣。淮南还是中国能源之都,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,是国家重要能源城市。
经济与发展
淮南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,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。它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和丰富的非遗项目,古迹名胜众多,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。2023年,淮南市实现生产总值1601.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.1%。
行政区划
淮南市下辖田家庵区、谢家集区、八公山区、潘集区、凤台县以及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,总面积5533平方公里。截至2020年,全市总人口约为302.7万人。
荣誉与称号
淮南获得了多项荣誉和称号,包括中国能源之都、华东工业粮仓、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、国务院13个较大城市之一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全国百个宜居城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、中国最佳投资城市、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、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等。
淮南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风貌的城市,同时也是安徽省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