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锡纯不用厚朴、枳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-
药性峻猛易伤正气:厚朴、枳实的药性较为峻猛,厚朴苦温,枳实苦寒,二者都具有强烈的破气作用。张锡纯在临床用药时,非常注重保护人体的正气,他认为对于一些脾胃虚弱、中气不足的患者,使用厚朴、枳实可能会过度耗散人体正气,导致病情加重或引发其他不适症状。例如,对于一些体质较弱、脾胃功能不佳的患者,使用厚朴、枳实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脾胃,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从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。
-
不符合其用药理念:张锡纯强调用药应以胜病为主,不拘分量多少,但同时他也注重药物的平和性和针对性。在他的临床实践中,更倾向于使用一些药性相对平和、作用较为缓和的药物来调理身体。相比之下,厚朴、枳实的作用较为强烈,可能不太符合他的这种用药理念。他更擅长运用一些具有滋补、调和作用的药物,以达到扶正祛邪、恢复身体平衡的目的。
-
有更适合的替代药物:在张锡纯的用药经验中,他可能发现了一些其他药物可以替代厚朴、枳实的作用,且副作用较小。比如在一些需要行气消胀的情况下,他可能会选择砂仁、陈皮等药物,这些药物同样具有行气的作用,但药性相对较为温和,不易伤及正气。在其他一些病症的治疗中,他也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,灵活选用其他合适的药物来进行调理。
总的来说,张锡纯不用厚朴、枳实是综合考虑了药物的药性、用药理念以及临床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。他在临床用药上的谨慎和独特见解,为后世中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