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新规聚焦全链条追溯体系、高风险添加剂禁用和标签信息透明化三大核心,旨在强化食品生产到消费环节的监管力度,保障公众健康。新规首次明确企业主体责任,引入数字化监管工具,并将违规处罚上限提升至行业最高标准。
一、全链条追溯体系覆盖全品类
新规要求所有食品企业建立电子化溯源系统,覆盖原料采购、加工、仓储、运输到销售全流程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不可篡改,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产品来源、检验报告及流通路径,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。
二、高风险添加剂及工艺禁用清单
新增12类化学合成添加剂至禁用名单,包括部分人工色素、防腐剂(如苯甲酸钠)和漂白剂。同时禁止使用辐照杀菌处理肉类、婴幼儿食品,鼓励天然替代物研发,企业需在2024年底前完成配方调整。
三、营养与过敏原标签强制规范
包装标签需以加粗字体标注总糖、反式脂肪及致敏物质(如麸质、花生)含量,警示标识面积不得小于版面10%。针对“零添加”“纯天然”等宣传语,新规设定明确标准,虚假标注将面临产品下架与高额罚款。
四、监管协同与处罚升级
构建跨部门大数据监测平台,实时对接生产、抽检及投诉数据。企业未履行自查义务或重复违规,罚款金额从现行20万元升至500万元,严重者吊销许可证并追究刑责。
2025年食品安全新规以技术赋能监管,倒逼行业标准化转型。企业需提前优化供应链与生产工艺,消费者应关注标签信息,主动参与社会监督,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