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已全部关停根据公开信息,2013年底安徽省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全省75家烟花爆竹企业在2014年底前整体退出,尽管法院判决该行政决定违法,但关停措施仍执行完毕**。这一政策转变导致行业剧烈震荡,企业主因补偿不足集体诉讼,但最终未能逆转关停结果。
-
政策背景与执行过程
2013年12月,安徽省政府发布《关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整体退出的意见》,要求两年内分批次关停所有企业,每家企业补助80万元。政策出台前,省内曾通过提升安全标准引导企业规模化发展,但最终转向“一刀切”退出,引发企业主强烈反对。 -
法律争议与企业诉讼
24家企业在2014年联合起诉省政府,指控关停决定程序违法且补偿不合理。合肥中院一审判决确认省政府行为违法,但以“公共利益”为由未撤销关停决定。企业主认为判决缺乏实际补救措施,最终未能挽回产业。 -
行业影响与后续现状
关停后,部分企业尝试转型或外迁至江西、湖南等地,但多数因厂房专用性强、负债高企而破产。巢湖市等地的案例显示,原有花炮企业已全部退出,地方政府通过禁放政策进一步切断产业链。
总结:安徽省烟花爆竹生产已成为历史,政策调整虽引发法律争议,但产业退出已成定局。这一案例反映了传统高危行业在安全监管与产业升级中的复杂权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