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业振兴是指通过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推动,对农业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,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。这一过程涉及到种子科技创新、品种选育、农业生产技术改进等方面,旨在增加农产品产量、提高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,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提升。
种业振兴的背景和意义
- 背景:种业是农业的“芯片”,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、先导性工程,也是国家战略性、基础性产业。近年来,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,特别是在种质资源利用、育种科技创新、基础设施保障、育种成果转化等方面。
- 意义:种业振兴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提升农业竞争力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种业振兴的主要内容和措施
- 强化种质资源挖掘利用:高效利用现有种质资源,探索开发新的种质资源,减少对进口种子的依赖。
- 强化育种科技创新攻关:突破育种技术瓶颈,形成从研发到市场的高效协同。
- 强化种业企业扶强扶优:扶持国内种业企业发展,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。
- 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:优化种业基地布局,提升供种保障能力。
- 强化种业产权保护制度:保护育种创新,激励育种创新。
种业振兴的进展和挑战
经过近4年的持续努力,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,供种能力稳步提升,种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,种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。与全球种业强国相比,我国在种质资源利用、育种科技创新等方面仍存在差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