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"这句话出自《黄帝内经》。
《黄帝内经》简介
《黄帝内经》是一本中医经典著作,成书于2400多年前,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理论体系,包括人体的生理、病理、诊断、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。
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的含义
- 五谷为养:指黍、秫、菽、麦、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,提供人体所需的主要能量和蛋白质。
- 五果为助:指枣、李、杏、栗、桃等水果、坚果,作为辅助食品,提供维生素、纤维素、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,帮助消化。
- 五畜为益:指牛、犬、羊、猪、鸡等禽畜肉食,对人体有补益作用,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。
- 五菜为充:指葵、韭、薤、藿、葱等蔬菜,提供多种微量元素、维生素、纤维素等营养物质,有增食欲、助消化、补营养等作用。
《黄帝内经》的膳食配伍原则
《黄帝内经》提出了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”的膳食配伍原则,强调了平衡饮食的重要性,认为各种食物合理搭配,才能保证人体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素。
总结
《黄帝内经》中的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的理念,为后世的中医养生和现代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,强调了食物多样性和平衡膳食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