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
关于“五谷五果”的具体指代,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:
一、五谷的指代
-
传统经典定义
五谷在《黄帝内经》等古籍中通常指 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 ,对应五脏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。 - 稻(大米):主食核心
-
黍(黄米):营养丰富
-
稷(小米):养胃安神
-
麦(小麦):提供能量
-
菽(豆类):植物蛋白来源
-
-
现代扩展定义
随着农业发展,五谷已泛指所有谷类和豆类食品,包括稻米、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,甚至扩展到薯类(如红薯、马铃薯)。
二、五果的指代
-
经典文献记载
五果在《黄帝内经》中特指 枣、李、杏、栗、桃 ,对应五脏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。 - 枣:补中益气
-
李:生津润燥
-
杏:止咳平喘
-
栗:补肾强身
-
桃:活血化瘀
-
-
现代常见范围
现代五果多指常见水果,如苹果、香蕉、梨等,但中医理论仍以经典五果为核心。
三、补充说明
- 五畜 :指牛、犬、羊、猪、鸡等禽畜肉,具有补益作用。- 五菜 :指蔬菜,起补充作用。- 养生理念 :五谷为养、五果为助、五畜为益、五菜为充,强调饮食平衡。
以上分类基于中医经典理论,与现代饮食结构存在差异,但为传统养生提供了重要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