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地区疾病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,心脑血管疾病、布鲁氏菌病、碘缺乏病、肺结核及高血压是当地发病率最高的健康问题。地理环境、气候特点、饮食习惯及畜牧业发达等因素共同导致这些疾病高发。
心脑血管疾病是新疆居民首要死因。由于饮食结构偏重高盐、高脂,加上冬季严寒导致血管收缩,脑卒中、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牧民群体因长期食用动物脂肪,动脉硬化发病年龄较其他地区提前5-8年。布鲁氏菌病作为人畜共患病,在牧区年报告病例数占全国总量的17%,接触病畜或食用未灭菌乳制品是主要传播途径。碘缺乏病在昆仑山、天山等区域持续存在,土壤缺碘导致甲状腺肿、克汀病患者数量占全区地方病患者总数的43%。肺结核受干燥气候与流动人口影响,南疆部分地区发病率达到每10万人中110例,比东部省份高2.3倍。高血压患病率达37.6%,与喜食腌制食品、奶茶的高钠摄入习惯直接相关。
预防需针对性强化:心脑血管疾病重点控制血压血脂,推广低盐饮食;布鲁氏菌病严格实施牲畜检疫,普及巴氏杀菌法;碘缺乏地区落实加碘盐全覆盖;肺结核加强流动人口筛查;高血压推行社区定期监测。注意保暖、科学膳食、定期体检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