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世界肝炎日,这一节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,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危害及预防方法。肝炎是全球第二大传染病死因,每年约导致130万人死亡,我国现有约75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,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仅为24%和15%。
一、肝炎的类型及传播途径
- 病毒性肝炎:主要包括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和戊型肝炎。其中,甲肝和戊肝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乙型和丙肝则通过血液、母婴或性传播。
- 非病毒性肝炎:如酒精性肝炎、药物性肝炎和脂肪肝,这些主要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。
二、肝炎的危害
- 高致死率:每年约140万人死于肝炎,比艾滋病更为致命。
- 疾病负担: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,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。
三、预防措施
- 规范行为:
- 避免使用公共剃须刀、牙刷等私人物品。
- 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食用生食或饮用生水。
- 到正规机构进行拔牙、纹身等操作。
- 接种疫苗:
- 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,接种后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
- 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,按0、1、6个月的程序进行。
- 健康生活:
- 戒烟戒酒,避免长期饮酒。
- 保持规律作息,适度锻炼,增强免疫力。
四、早诊早治的重要性
- 筛查与检测:定期体检,主动筛查肝炎病毒感染。
- 及时治疗:慢性肝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,以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。
五、未来目标
世界卫生组织提出“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”的目标,包括降低新发感染率90%、病死率65%,并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至90%和80%。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
六、结语
肝炎防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。通过接种疫苗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、定期体检,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。让我们积极行动,为实现“消除肝炎”的目标贡献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