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苗床常见病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,需结合防治措施进行综合管理:
一、立枯病
-
症状
-
幼苗期发病,2叶期后叶尖开始枯黄萎缩,4叶期后突发性青枯,叶片纵卷萎蔫死亡。
-
病株根系稀疏,茎基部有褐色霉层,拔起时易断。
-
-
防治
-
优先预防,发病初期喷施瑞苗清加生根剂。
-
改善排水条件,避免低温阴雨天气。
-
二、青枯病
-
生理性青枯病
- 发生在3叶期前后,因低温冷害、温差大导致生理功能失调,叶片卷曲干枯。
-
细菌性基腐病
- 本田后期发病,基部茎节变黑发臭,常伴随恶苗病。
-
防治
-
生理性青枯病需控制温度波动,加强通风炼苗。
-
细菌性基腐病可用硫酸铜或碱式硫酸铜喷雾防治。
-
三、恶苗病
-
症状
-
病苗细高,叶鞘细长,叶色淡黄,根系发育不良,部分病苗移栽前死亡。
-
枯死苗上有淡红色或白色霉粉状物。
-
-
防治
-
检测种子质量,浸种时药液浓度不足或时间短。
-
发病初期喷施精甲霜灵等药剂。
-
四、绵腐病
-
症状
- 幼芽长到1.5厘米时发病,茎基部产生白色胶状物,逐渐变为土褐色,幼芽黄褐枯死。
-
防治
-
发病初期喷施氰霜唑、硫酸铜等药剂。
-
改善苗床通风透光条件,避免积水。
-
五、其他常见病害
-
烂秧病 :因低温缺氧、种子腐熟不良或药害引起,表现为苗床死亡。
-
白芽/白苗 :高温高湿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,需及时揭膜降温。
六、综合管理措施
-
土壤管理
-
床土调酸至pH 4.5~5.5,使用壮秧剂后配合硫酸盐或硝基腐殖酸进一步调酸。
-
消毒处理,减少病原菌传播。
-
-
药剂防治
- 发病初期喷施甲霜·噁霉灵、精甲·噁霉灵等药剂,注意洗苗以促进药效。
-
环境调控
- 适当通风炼苗,避免高温骤变,控制田间湿度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苗床病害,提高育苗成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