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以稻谷、小麦、玉米为核心,三者合计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6%以上,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。大豆、薯类、高粱、谷子等作物则作为重要补充,共同构成多元化的粮食生产体系。近年来,中国粮食年产量首次突破1.4万亿斤,其中玉米种植面积稳居第一,稻谷和小麦作为主粮地位不可撼动。
- 稻谷: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,产量占全球首位,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、华南及云贵高原。稻谷单产高,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.4%,南方地区以双季稻为主,北方近年旱稻种植逐步推广。
- 小麦:分为冬小麦(占80%以上)和春小麦,黄淮海平原是核心产区。2024年小麦产量达2802亿斤,同比增长2.6%,是北方居民的主要口粮。
- 玉米:作为高产作物,种植面积达6.5亿亩(2021年),占粮食总面积的36.8%,东北和华北是主产区。其用途广泛,既是饲料原料,也是工业重要来源。
- 大豆与薯类:大豆集中在东北平原,蛋白质含量高但需大量进口;薯类以甘薯为主,适应性强,是灾荒时期的传统保收作物。
中国粮食生产呈现“区域集中、品种互补”的特点,东北、黄淮海、长江中下游等商品粮基地贡献了全国95%以上的产量。未来,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,粮食安全根基将进一步夯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