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接接触银杏果可能引发皮肤红肿、瘙痒、起疹,误食或长期接触则可能出现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、头晕抽搐等全身性中毒反应,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。以下从症状表现、诱因及应对措施三方面展开分析。
1. 皮肤接触反应
银杏果外皮含有银杏酸等致敏成分,徒手剥果或揉搓果肉时,皮肤易出现局部红斑、密集小水疱,伴随灼热刺痛感。敏感体质者可能出现全身性荨麻疹,婴幼儿因皮肤屏障较弱,症状往往更明显。
2. 消化道中毒特征
误食未充分加工的银杏果(尤其生食超过10粒),毒素会刺激胃肠黏膜,2-4小时内出现剧烈恶心、喷射状呕吐,严重者排泄物带血丝。部分患者伴随口唇麻木、肌肉震颤,儿童可能出现惊厥、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。
3. 特殊危险情况
腐烂银杏果释放的氢氰酸可引发呼吸急促、瞳孔散大,孕妇接触可能导致子宫异常收缩。既往有过敏史者接触果肉汁液,可能在15分钟内发生喉头水肿、血压骤降,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。
接触银杏果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15分钟,若出现皮疹扩散或呕吐症状,需携带残留果实在2小时内就医。处理新鲜银杏果时佩戴橡胶手套,儿童避免捡拾落果玩耍,食用需彻底去除胚芽并高温烹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