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杏果,又称白果,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食材。其毒性问题也不容忽视。以下是对银杏果中毒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:
-
含有多种有毒成分:银杏果中主要含有银杏酸、氢氰酸、白果中性素等有毒成分。其中银杏酸含量可达3700mg/kg,具有明确的致敏性、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,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,引起抽搐、昏迷等症状。氢氰酸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可释放出氢离子,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起反应,从而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,导致组织呼吸、氧化功能不可逆地停止,严重时可导致死亡。
-
生食毒性更强:生银杏果中的毒素含量远高于熟制后的银杏果。生食银杏果时,这些有毒成分会直接进入人体,难以被分解或中和,从而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-
儿童更易中毒且症状严重:儿童的脾胃消化功能及肝脏分解代谢功能较弱,食用后可能不良反应更强烈,且儿童体质相对敏感,食用后可能更易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。
-
个体差异影响中毒程度:不同人群对银杏果的耐受性存在差异。有些人可能对银杏果中的某些成分更为敏感,即使摄入少量也可能引发严重的中毒反应;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摄入较多后才出现中毒症状。
-
误食或过量食用:由于银杏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,一些人可能会误认为其安全无毒,从而大量食用或不当食用,增加了中毒的风险。
-
环境污染加重毒性:银杏树常作为行道树种植于道路两侧,容易受到汽车尾气、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影响。这些污染物可能会附着在银杏果表面或渗入果实内部,进一步加重了银杏果的毒性。
银杏果虽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,但其毒性问题也不容忽视。为了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,应尽量避免食用银杏果或严格控制食用量,并在食用前进行充分的处理和烹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