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“一宣六帮”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的核心机制,旨在通过政策宣传和六类帮扶举措巩固脱贫成果、推动乡村全面发展。其核心内容为:“一宣”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;“六帮”包括帮助建强村党组织、巩固脱贫成果、发展农村产业、抓好乡村建设、提升治理水平、做好为民服务,形成系统性乡村振兴支撑体系。
-
政策宣传筑牢思想根基
驻村工作队通过院坝会、入户走访等形式,将惠民政策、产业扶持等精准传递到户,激发群众内生动力。例如,凯里市黄腊村通过微信群、坝坝会宣传医保、养老政策,提升政策知晓率。 -
六类帮扶靶向发力
- 组织建设:选优配强村“两委”,规范“三会一课”,如榕江县平永镇培育57名后备力量,强化党建引领。
- 巩固脱贫:动态监测“三类户”(脱贫不稳定户、边缘易致贫户、突发困难户),落实低保、就业帮扶,锦屏县大同乡通过就业推送稳定1938人务工。
- 产业振兴:发展“一村一品”,盘活土地资源。黄腊村打造花卉基地、林下养鸡,平永镇推动中药材种植,带动400余人就业。
- 乡村建设:完善基础设施,整治人居环境。黄腊村完成改厕、电改175户,平永镇植树绿化16个村,打造6个示范点。
- 治理提升:推广“寨管委”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模式,大同乡化解159条矛盾,实现“四和”治理。
- 为民服务:组建志愿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,如大同乡开展助农服务35次,帮扶抢收水稻、送水抗旱。
-
机制创新与长效保障
驻村工作队脱产驻村,落实“月走访20天”要求,联合帮扶单位、企业等多元力量,如铜仁市“强村富民”计划整合资金发展集体经济。
总结:贵州“一宣六帮”以党建为引领,通过政策落地与精准帮扶,实现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,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板。关键在因地制宜、群众参与,持续激发乡村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