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标志着夏季结束、秋季开始,此时段适合收获的农作物因地区和种植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,但以下为全国主要地区的典型收获物:
一、粮食作物
-
春玉米
北方地区春玉米在处暑后进入成熟期,此时需及时收割,避免籽粒过老影响品质。
-
夏玉米(黏糯品种)
部分地区春玉米尚未完全成熟,需结合实际情况掰下嫩玉米并晾晒后处理。
-
棉花
黄河流域等主产区在处暑后进入采收季,晴好天气有利于提高纤维质量和产量。
二、经济作物
-
大豆
处暑后黄豆颗粒饱满,适合收割并加工成豆浆、豆腐或豆粉。
-
菱角
水生作物菱角在处暑后成熟,可生吃或煮熟,是地方特色食材。
-
高粱
西北地区处暑时高粱开始成熟,籽粒饱满,是重要的粮食作物。
三、蔬菜与根茎类
-
土豆
需在阴凉环境成熟,此时可收获,但需注意土壤排水性和有机质含量。
-
西葫芦、芹菜、紫甘蓝
属于夏末秋初时令蔬菜,适应性强,可正常收割。
-
白菜、胡萝卜
部分地区处暑后进入成熟期,适合收获。
四、其他特色作物
-
石榴 :处暑前后果实成熟,富含抗氧化物质。
-
荞麦、燕麦 :北方地区处暑后开始收割,适应性强。
总结
处暑收获的农作物以粮食和油料为主,如春玉米、棉花、大豆,同时兼顾经济作物和蔬菜。不同地区因气候差异存在种植结构差异,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收获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