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节气特点和民间经验,霜降比寒露更冷,主要原因如下:
一、气温变化特征
-
霜降气温更低
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,此时太阳直射点进一步南移,冷空气南下频繁,昼夜温差显著增大,夜间最低气温常降至0℃以下,甚至出现霜冻现象。
-
寒露为过渡阶段
寒露是秋季第五个节气,气温开始显著下降,但未达到霜降的低温水平。此时昼夜温差较大,但夜间最低气温通常在0℃以上,露水仍以液态形式存在。
二、物候现象差异
-
寒露 :出现露水凝结成小颗粒的现象,但未到结冰程度,早晚温差显著,植物开始进入休眠期。
-
霜降 :露水直接凝结成霜,地表覆盖白霜,标志着冬季来临,植物生长减缓。
三、民间俗语佐证
“寒露不算冷,霜降变了天”是流传甚广的俗语,形象概括了两个节气的温差变化。霜降因气温更低、霜冻更普遍,被视为秋季到冬季的转折点。
四、2024年具体数据参考
2024年寒露(10月8日)到霜降(10月23日)间隔15天,期间气温持续下降,霜降时北京地区平均气温降至5.8℃,而寒露时平均气温为17.8℃。
霜降因气温更低、霜冻更明显,整体气候更寒冷,符合“霜降变了天”的描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