膳食八大原则是指导健康饮食的核心准则,综合权威指南内容整理如下:
一、食物多样,合理搭配
-
摄入种类 :每日建议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25种以上,涵盖谷薯类、蔬菜水果、畜禽鱼蛋奶、大豆坚果等。
-
搭配原则 :采用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”推荐的“30+20+15”模式,即30%蔬菜、20%水果、15%动物性食物,搭配全谷物、豆制品等。
二、吃动平衡,健康体重
-
能量管理 :通过膳食与运动实现能量平衡,避免过量摄入热量。
-
运动建议 :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(累计150分钟以上),如快走、游泳;主动身体活动建议每天6000步。
三、多吃蔬果、奶类、全谷、大豆
-
蔬果摄入 :每日不少于300g,深色蔬菜占1/2;建议采用“餐餐有蔬菜,天天吃水果”的模式。
-
奶类与全谷 :每天摄入300ml液态奶,包含大豆制品;全谷物占主食比例50%-65%。
四、适量吃鱼、禽、蛋、瘦肉
-
动物性食物 :平均每天120-200g,优先选择鱼类(每周2次或300g);蛋类不弃蛋黄。
-
瘦肉选择 :减少加工肉制品,优先低脂高蛋白的禽畜肉。
五、少盐少油,控糖限酒
-
调味原则 :每日食盐不超过5g,烹调油25-30g;使用香料代替高盐酱料。
-
糖酒管理 :添加糖每日不超过25g,反式脂肪酸不超过2g;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15g/天。
六、规律进餐,足量饮水
-
进餐习惯 :定时定量,避免暴饮暴食;少食多餐,晚餐宜清淡。
-
饮水建议 :每日1500-1700ml白水或茶水,餐后适量饮水促进代谢。
七、会烹会选,会看标签
-
烹饪技巧 :采用蒸煮烤炖等健康方式,减少油炸;控制油盐用量。
-
食品选择 :阅读营养标签,选择低糖、低脂、高纤维的包装食品。
八、公筷分餐,杜绝浪费
- 卫生习惯 :使用公筷餐具,避免交叉感染;按需取食,剩余食物冷藏保存。
补充说明 :
-
营养均衡 :通过食物多样性实现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的合理配比。
-
个性化调整 :根据年龄、性别、活动量调整膳食方案,如运动员需增加蛋白质摄入。
-
长期监测 :定期体检,结合营养指标调整饮食计划。
遵循这些原则,有助于维护营养健康,预防慢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