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岛拥有中国最典型的热带植被分布体系,从海岸红树林到山地雨林形成完整的垂直带谱,其植被图可概括为四大核心类型:热带雨林(占天然林83%)、季雨林、红树林及人工经济林,其中低地雨林与山地雨林构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。以下是关键解析:
-
热带雨林
集中分布于中部海拔800米以下山区,以尖峰岭、吊罗山为代表,含青梅、坡垒等珍稀树种,具有板根、老茎生花等典型雨林特征。海拔700-1300米的山地雨林则以陆均松、鸡毛松为主,是水源涵养核心区。 -
热带季雨林
分为常绿与落叶两类,适应干湿季交替气候。落叶季雨林多分布于西部干旱区,树干具刺以减少水分蒸发,如海南紫荆木。 -
红树林
东寨港、清澜港等海湾分布最广,木榄、海桑等树种形成抗盐涝的特殊生态系统,兼具海岸防护与碳汇功能。 -
人工植被
环岛沿海以橡胶、椰子为主,占全岛面积12.5%,与天然林共同构成48.7%的森林覆盖率。
海南植被图呈现“中部雨林密布、四周经济林环绕”的格局,其垂直分带性与岛屿特有性(如83%为热带独有物种)为全球生态研究提供独特样本。建议通过卫星影像叠加实地考察数据获取最新植被分布详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