韶关特色菜是什么

韶关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丰富的特色美食,既有客家风味,也有本土特色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的韶关特色菜推荐:

一、代表性传统名菜

  1. 酸笋焖鸭

    以酸笋与鸭肉为主料,酸笋的酸辣与鸭肉的鲜嫩完美结合,汤汁浓稠,是韶关人餐桌上的经典菜。

  2. 大塘扣肉

    五花肉与梅菜层层叠压蒸煮,肉质软糯,梅菜香脆,甜而不腻,是韶关年货和家庭聚餐必备菜。

  3. 冷水猪肚

    猪肚经猛火煮后冰水浸泡,口感酥嫩,香郁肉甜,需搭配特制酱料,是韶关标志性传统名菜。

  4. 龙归冷水猪肚

    类似冷水猪肚,但更强调猪肚的紧实与香辣,常配以当地辣椒和香料,风味独特。

二、地方特色小吃

  1. 韶关鱼饼

    以鲮鱼肉制成,外酥里嫩,鱼香四溢,搭配酸甜蘸料,是游客必点的特色小吃。

  2. 乳源乌鸡

    全身乌黑的滋补佳品,可炖汤或盐焗,汤色乳白,营养价值高。

  3. 东门豆芽粉

    清新爽口,搭配特制酱料,作为早餐或小吃,开胃提神。

三、其他推荐菜品

  • 韶关炒米粉 :米粉滑溜,搭配瘦肉、鸡蛋和豆瓣酱,香浓下饭,是街头常见美食。

  • 乐昌马蹄 :个大味甜,可生食或炒菜,清凉开胃。

  • 大塘香芋扣肉 :五花肉与香芋搭配,甜香浓郁,是客家传统名菜。

四、烹饪特色

韶关美食注重食材本味,如走地鸡、山坑螺等,常采用低温慢煮、爆炒等技法保留鲜味。调味上偏好酸辣、香浓,如酸笋焖鸭的酸爽与酸笋的发酵香气。

提示 :部分菜品如酸笋焖鸭需适应酸味,建议搭配紫苏、辣椒提鲜。推荐到广府人家等老字号餐馆品尝地道风味。

提示: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。
相关推荐

夏至菇的功效与作用

夏至菇具有多种显著的健康功效 ,包括降血糖、提高免疫力、养血润燥 等,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。 1. 降血糖与辅助治疗糖尿病 夏至菇含有特殊的活性成分,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,对糖尿病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。 2. 增强免疫力 其高蛋白质含量及丰富的维生素B2、锌、硒等微量元素,能够提升人体免疫机能,帮助抵御疾病。 3. 养血润燥、健脾和胃 夏至菇对食欲不振、久泻不止、痔疮下血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夏至菇最佳采摘时间

夏至菇的最佳采摘时间主要集中在 夏至前后 ,具体分析如下: 一、最佳采摘期 自然生长周期 夏至菇(鸡枞菌)的子实体从萌发到成熟仅需约1天,通常在夏至前后(约公历6月21日前后)集中生长并成熟,此时肉质鲜嫩、香气浓郁,是品质最佳期。 传统经验与药用价值 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夏至菇具有“益味、清神、治痔”等功效,传统上认为此时采摘的药用价值最高。 二、其他相关说明 生长环境与季节 夏至菇多生于西南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鸡枞菌价格多少一斤

鸡枞菌当前市场价格约为80-120元/斤 ,品质优良或稀有品种可达1200元/斤 (如特殊季节或产地),但常规市场价普遍在50-100元/斤 区间波动。 珍稀性 :野生鸡枞菌无法人工种植,产量受气候影响大,导致价格浮动显著。 地域差异 :云南、四川等地价格较低(70-100元/公斤),而上海、贵州等地可能高达100-180元/公斤。 季节性波动 :丰产期价格回落至50-80元/斤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夏至菇多少钱一斤

夏至菇的价格受品种、产地、季节和销售渠道影响较大,综合市场信息分析如下: 一、市场价格范围 野生夏至菇 价格波动较大,通常在 120-500元/公斤 之间。其中,黑色夏至菌因营养丰富、口感最佳,价格可达 160元/斤 以上;黄色夏至菌约 80元/斤 ,白色等其他颜色较少见。 人工栽培夏至菇 通过土流网等技术,60天即可成熟,成本较低,市场价约为 80-100元/斤 ,适合规模化种植。 二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汤邓淑芳是谁

​​汤邓淑芳是韶关市武江区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的命名来源之一,与丈夫汤国华同为当地热衷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,其名字被用于纪念学校以表彰他们对教育的贡献。​ ​该校前身为电石厂联办职工子弟学校,经政府接收改造后成为省一级小学,现以围棋、书法、编程等特色课程著称,是武江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。 汤邓淑芳夫妇的雕像与孔子像一同矗立校园,象征其教育精神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结合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至和汤邓淑芳是谁

该校创办人 根据现有信息,"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"的相关信息如下: 学校背景 该校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芙蓉北路34号,是经武江区总工会批准设立的事业单位,成立于2017年4月13日,法定代表人为谢光珠。 命名由来 学校以"至和汤邓淑芳"命名,其中"汤邓淑芳"很可能是创办人或重要捐赠者的名字,"至和"可能寓意教育理念或校训。 近期活动 2018年,学校曾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,由教导处邓顺秀主任主持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至和邓淑芳是什么人

儿科副主任医师 根据现有信息,"至和邓淑芳"的身份信息存在矛盾,需结合不同来源综合分析: 邓淑芳(副主任医师)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,擅长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。 至和邓淑芳(纺织企业主) 甘肃省庆阳市某纺织企业法定代表人,成立于2009年,主营纺织业。 可能情况说明 : 存在两位同名但不同职业的邓淑芳,分别活跃在医疗和纺织行业; 若用户查询的是医疗领域的邓淑芳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广东哪种蔬菜长的最快

在广东,如果你想知道哪种蔬菜生长速度最快,花园水芹无疑是佼佼者,仅需短短两周即可收获 ,而小白菜和大葱同样表现出色,分别只需要18天和21天就能成熟,这些快速生长的蔬菜不仅适合家庭种植,也满足了快速生产的需求。 花园水芹以其惊人的生长速度脱颖而出。这种蔬菜只需大约14天的时间就可以从播种到收获,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快速见到成果的园艺爱好者。它的生长周期短意味着可以在一年中的多个时间段进行轮作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广东十大青菜排行榜

广东人喜爱的青菜种类丰富且具有地域特色,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整理的广东十大青菜排行榜及特点分析: 一、经典常吃青菜 菜心 广东本土特色蔬菜,富含钙、铁、维生素C等,江南地区广泛食用,常以清炒或汤品形式出现。 空心菜 被南方人亲切称为“ong菜”“eng菜”,具有清热解毒、药用价值,常被误认为牵牛花。 油麦菜 清凉解毒,适合生食或清炒,是南方夏季常见蔬菜。 芥兰 脆嫩清甜,含抗癌物质,可凉拌或入药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广西甘蔗和广东甘蔗的区别

广西甘蔗和广东甘蔗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。在外观上,广西甘蔗通常节间距较长,而广东甘蔗节间距相对较短;广西甘蔗整体可能稍细,广东甘蔗则稍粗 。 从种植品种看,广西自主选育了如桂糖 42 号、桂柳 05136 等品种,广东甘蔗品种则更为多样,包括橄榄、糖蔗、象牙、龙舌等多个品种。 在生长环境与糖分积累方面,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,得益于良好的雨热环境,其甘蔗糖分特别高,口感香甜且汁水充沛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怎样做俯卧撑才能减少对手腕关节伤害

做俯卧撑时,双手撑地的位置要正确,保持手腕与手臂在一条直线上,同时不要过度塌腕或翘腕,能减少对手腕关节的伤害。 这就好比搭建一座稳固的桥梁,双手的位置和手腕的姿态就像是桥梁的支柱和架构。如果撑地位置不对,手腕弯曲过度,就像是桥梁的支柱歪了或者架构变形了,承受的压力就会不均匀,容易受损。正确的姿势能让力量均匀分布,就像稳固的桥梁能承受住车辆的通行一样,减少手腕受伤的风险。 相关 QA: 问题 1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怎样做俯卧撑才能减少对手腕关节伤害

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加盐吗

关于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是否加盐的问题,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: 一、是否加盐的争议 不建议加盐 多个权威来源指出,荠菜煮鸡蛋时不宜加盐,主要原因包括: 盐会破坏荠菜中的药用成分,降低其养肝、护眼等功效; 盐分摄入过多可能加重肾脏负担,与荠菜入肝、脾、肺的属性相悖。 部分做法建议加盐 也有做法推荐加盐以提升口感,例如: 加入红糖、红枣或生姜,增强风味并辅助驱寒提神; 通过盐分渗透使荠菜更入味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潮汕人立冬吃什么

潮汕人立冬的饮食习俗丰富多样,融合了传统食俗与养生理念,主要包含以下几类: 一、经典食俗 炒香饭 以花生、板栗、虾仁、红萝卜等食材与米饭同炒,板栗的香脆口感提升整道菜的层次,是潮汕人冬季必备美食。 甘蔗 长期食用可保护牙齿、促进口腔清洁,潮汕有“立冬食蔗不会齿痛”的俗语。甘蔗富含纤维,咀嚼时类似刷牙,兼具滋补与保健作用。 炣饭 用火烧煮的米饭,搭配白萝卜、小蒜、猪肉等食材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潮汕人注重冬至吗

潮汕地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极高,甚至被称为“小过年”,其文化内涵与习俗具有独特性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 一、文化地位与象征意义 “小过年”的别称 潮汕人将冬至称为“小过年”,与春节齐名,具有辞旧迎新、团圆感恩的双重意义,其重要性不亚于传统春节。 谐音文化的体现 饮食习俗中,冬至丸(汤圆)因圆润寓意家庭团圆,而“食丸”谐音“有钱”,“食芹菜蒜”谐音“算也有钱劝(藏)”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潮汕人冬至拜什么

潮汕人冬至主要拜祭​​祖先​ ​,并伴有​​吃冬节丸、扫墓、团圆聚餐​ ​等习俗,​​寓意家族团圆、岁岁平安​ ​。这一传统被称为“冬节”,被视为“小过年”,是潮汕文化中家庭凝聚力的重要体现。 冬至当天,潮汕家庭会准备丰盛的祭品,包括猪肉、鸡、鱼三牲和果品,在祠堂或家中祭拜祖先。沿海地区如饶平还会在清晨提前祭拜,祈求出海平安。祭祖仪式通常在中午前完成,随后全家围桌共进团圆饭,象征阖家安康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潮汕立冬怎么进补

潮汕地区立冬时节的进补习俗丰富多样,以“立冬补一冬”的传统为核心,结合地方特色美食和滋补食材,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饮食文化。以下从立冬进补的传统、特色食物、文化寓意等方面展开介绍。 1. 立冬进补的传统 潮汕人将立冬视为进补的“圣日”,认为此时进补可以增强体质,抵御湿冷天气。在潮汕地区,流传着“立冬补一冬”“立冬不冬,补补嘴空”等俗语,强调立冬进补的重要性。立冬时节,人们通过食用高热量、高营养的食物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潮汕地区立冬吃什么

​​潮汕地区立冬时节的传统饮食以“炣饭、甘蔗、药膳进补”为核心,既遵循节气养生智慧,又蕴含独特的地域文化。​ ​当地俗语“立冬食蔗无齿痛”“十月十吃炣饭”生动体现了饮食与自然节律的深度结合,通过温热滋补的食材抵御湿冷气候,同时保留农耕时代的丰收庆祝仪式。 潮汕立冬必吃的“炣饭”以新米为主料,搭配白萝卜、小蒜、猪肉、板栗等时令食材,用“炣”(火烧)的烹饪方式激发香气,象征丰收与团圆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潮汕人立冬吃什么食物

潮汕地区立冬的传统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,不同习俗和地域存在差异: 一、核心传统食物 炒香饭 用花生、板栗、虾仁、红萝卜等食材与米饭一起炒制,香脆可口,营养丰富。板栗是炒香饭的必备佐料,象征丰收与平安。 炣饭 采用烧火烹饪方式,原料包括新米、白萝卜、小蒜、猪肉等,寓意“平安”“丰收”。潮汕地区有“十月十吃炣饭”的习俗,十月初新米上市时制作。 甘蔗 需反复咀嚼清洁口腔,兼具滋补与护齿功效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潮汕人立冬的做法

‌潮汕人在立冬时节有独特的饮食和养生习俗,主要包括食用滋补食材、进补药膳、注重保暖等传统做法,以顺应节气变化,增强体质抵御寒冬。 ‌ ‌食用滋补食材 ‌ 潮汕人立冬讲究“补冬”,常选择温补性食材,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等,搭配药材炖汤。例如,用当归、枸杞、党参等煲制老鸭汤,既暖身又滋补气血。糯米、红枣、桂圆等也是常见的进补食材,用于制作甜粥或糕点。 ‌进补药膳 ‌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

韶关下过几次雪

韶关下雪的次数需要根据具体定义和统计范围进行说明,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: 一、历史降雪记录 市区降雪 韶关市区自2016年1月以来的第一场雪出现在2021年1月7日,属于雨夹雪天气,但气象部门定义为“霰”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雪。此前,市区最后一次下雪可追溯至1991-1992年。 高寒山区降雪 除市区外,韶关高寒山区(如乳源、仁化、南雄等地)在冬季更常见降雪。例如,2021年1月,乳源县出现-5

健康知识 2025-04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