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人在立冬时节有独特的饮食和养生习俗,主要包括食用滋补食材、进补药膳、注重保暖等传统做法,以顺应节气变化,增强体质抵御寒冬。
-
食用滋补食材
潮汕人立冬讲究“补冬”,常选择温补性食材,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等,搭配药材炖汤。例如,用当归、枸杞、党参等煲制老鸭汤,既暖身又滋补气血。糯米、红枣、桂圆等也是常见的进补食材,用于制作甜粥或糕点。 -
进补药膳
潮汕地区盛行“四物汤”“八珍汤”等传统药膳,立冬时节尤其受欢迎。这些药膳通常由多种中药材与肉类搭配,慢火熬煮,帮助调理气血、增强免疫力。部分家庭还会根据体质差异调整配方,确保进补效果更佳。 -
注重保暖防寒
立冬后气温下降,潮汕人注重添衣保暖,尤其是关节和腹部。老一辈常提醒“寒从脚起”,因此穿厚袜、泡脚驱寒成为习惯。减少生冷食物摄入,避免受凉,也是潮汕人立冬养生的重要原则。 -
传统食俗与家庭团聚
立冬在潮汕不仅是养生节点,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。许多家庭会准备丰盛菜肴,如卤鹅、猪脚醋等,寓意团圆安康。部分地区还有立冬吃“冬节丸”(糯米丸子)的习俗,象征圆满和谐。
潮汕人立冬的做法融合了饮食文化与养生智慧,既遵循自然规律,又体现对健康的重视。合理进补、注意防寒,才能更好地适应季节转换,为冬季打下良好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