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地区立冬时节的传统饮食以“炣饭、甘蔗、药膳进补”为核心,既遵循节气养生智慧,又蕴含独特的地域文化。当地俗语“立冬食蔗无齿痛”“十月十吃炣饭”生动体现了饮食与自然节律的深度结合,通过温热滋补的食材抵御湿冷气候,同时保留农耕时代的丰收庆祝仪式。
潮汕立冬必吃的“炣饭”以新米为主料,搭配白萝卜、小蒜、猪肉、板栗等时令食材,用“炣”(火烧)的烹饪方式激发香气,象征丰收与团圆。这种混合多种配料的香饭不仅口感丰富,更因板栗、虾仁等高营养食材成为冬季能量来源。
“立冬食蔗”是潮汕独有的习俗,当地乌腊蔗汁水丰盈、松脆清甜,民间认为此时食用可护齿防龋。甘蔗既可直接啃食生津,也用于煲汤或制成糖水,其纤维还能清洁口腔,体现了“药食同源”的朴素理念。
立冬进补在潮汕尤为隆重,人们选用乌鸡、鸽子、水鸭等肉类,搭配人参、当归等中药材炖制药膳,强调“冬贮藏精”。这种大温大补的饮食传统既能增强体质,也暗含对寒冬的敬畏心理,部分家庭还会制作橄榄掺(腌橄榄)作为佐餐小食。
从炣饭的丰盛到甘蔗的甘甜,潮汕立冬饮食既是对自然的顺应,也是对生活的热爱。这些习俗至今仍鲜活存在于现代生活中,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味觉纽带。若想体验潮汕冬味,不妨从一碗热腾腾的炣饭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