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过后,气温明显回升、昼夜温差缩小,强对流天气增多,紫外线强度逐渐增强,天气逐渐由春季向夏季过渡。这一时期冷空气活动减弱,暖湿气流活跃,气象变化呈现复杂性与多样性。
气温回升加速
春分后太阳直射点持续北移,北半球接收的热量显著增加,大部分地区日均气温升至10℃以上,华北、黄淮等地可能出现“跳跃式升温”。南方暖湿气流增强,江南、华南多地进入“回南天”高发期,空气湿度大,体感闷热。
昼夜温差缩小但波动仍存
随着日照时间延长,昼夜温差从初春的10℃以上逐渐缩小至5~8℃,但冷空气偶发南下可能导致“倒春寒”。例如,北方地区在4月仍可能遭遇短时降温或霜冻,需防范对农业的影响。
强对流天气频发
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加剧,雷暴、短时强降水、冰雹等天气概率增加。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需警惕局部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,华北、东北则需防范大风沙尘天气。
紫外线辐射增强
太阳高度角增大,紫外线强度较冬季提升2~3倍,尤其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,户外活动需采取防晒措施,避免长时间暴晒引发皮肤损伤。
春分后天气变化快,建议根据实时预报调整出行计划,合理增减衣物,防范极端天气对健康和生活的影响。此时正值踏青赏花高峰,空气质量与紫外线防护需同步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