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稻育秧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,核心在于 精准控温、科学播种、水肥协同 与 病虫害防控。采用“1+N”集中育秧模式或工厂化流水线播种可提升效率,而适时炼苗、防寒保苗等措施能有效应对早春低温风险。
-
播种技术
- 适期播种:日均温稳定≥12℃时抢晴播种(2月下旬至3月中旬),杂交稻亩用种1.5~2公斤,常规稻2.5~3公斤,机插秧需稀播匀播。
- 育秧方式:推荐编织布隔层育秧(铺肥泥2厘米+旱育保姆包衣)、大孔塑盘(434孔/353孔配壮秧剂)或机械化浆播(一体化完成播种覆土)。工厂化育秧需调试流水线,确保播量均匀。
-
温湿度管理
- 防寒保苗:播种后覆膜保温,膜内温度保持25℃左右,1叶1心期通风防高温烧苗,遇寒潮灌深水护苗。
- 炼苗控长:2叶1心期逐步揭膜炼苗,移栽前3~5天控水蹲苗,喷施多效唑防徒长。
-
水肥与病害防控
- 水分调控:芽期保持湿润,1叶期后浅水勤灌,分蘖期晒田控无效分蘖。
- 分次施肥:1叶1心施“断奶肥”(尿素2~3公斤/亩),移栽前5天施“送嫁肥”促根。
- 病虫害防治:浸种时用咪鲜胺防恶苗病,立枯病喷施噁霉灵,移栽前喷氯虫苯甲酰胺+三环唑防螟虫和稻瘟病。
总结:早稻育秧需结合气候与栽培条件,灵活运用集中育秧、温光调控及水肥药一体化技术,培育根系发达、茎蘖健壮的秧苗,为高产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