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新余白梅村的祖先可追溯至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,他因避战乱隐居于此,以“白梅”为名开基立村,奠定了习氏家族“道德完人”的家风,并留下《汉晋春秋》等史学巨著。如今,白梅村不仅是江西习姓发源地,更以古建筑群、千年祭祀传统和“梅田十景”成为文化瑰宝。
• 开基始祖与历史渊源
习凿齿原籍湖北襄阳,公元379年途经新余白梅时,被一树凌寒盛放的白梅触动,遂定居于此。他创办“半山学舍”传道授业,亲手栽植的古柏至今犹存,象征家族气节。其史学观点(如以蜀汉为正统)深刻影响了《三国演义》的创作。
• 文化传承与家族影响
白梅村现存习氏宗祠、江南石桥、惜字塔等古迹,其中和敬堂仍用于红白仪式,展现家族凝聚力。习凿齿墓位于分宜枣木山,每年清明数百名习氏后人从各地赶来祭祖,形成“枝蔓式迁徙”的独特宗族景观,后裔遍布河南、陕西等地。
• 古村保护与现代发展
村内1600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获挂牌保护,并建成习氏文化长廊与展示厅。依托“梅田十景”(如半山学舍遗址、晋祠乔木)和孔目江生态,白梅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正规划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走进白梅村,触摸的不仅是青砖古木,更是一脉相承的家族精神与千年未断的文脉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