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四年一闰而百年不闰”的历法规则,其核心原理是协调公历(格里高利历)的年度长度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之间的时间差。具体原因如下:
一、地球公转周期与平年365天的差异
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为 365天5小时48分46秒 (约365.2422天),而平年按365天计算,每四年累计少算约 23小时15分4秒 (即44分56秒)。为弥补这一差异,每四年增加1天(即闰年366天)。
二、百年不闰的调整机制
-
每四百年多算的时间累积
按照每四年增加1天的规则,每四百年实际多算了约 3天2小时53分20秒 (即3.24天)。这接近1天,但仍有误差需要进一步校正。
-
每四百年减少三个闰年
为避免四百年累计多算1天以上,公历规定:
-
能被100整除的年份 不闰 (如1700、1800、1900年);
-
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闰 (如2000年)。
通过这种规则,每四百年仅增加1个闰年(366天),从而抵消多算的时间。
-
三、现行闰年判定规则
-
普通闰年 :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(如2020年);
-
世纪闰年 :能被400整除的年份(如2000年)。
四、总结
“四年一闰”通过每四年增加1天弥补地球公转周期的微小误差,“百年不闰”则通过每四百年减少三个闰年校正累积误差,而“四百年又闰”进一步确保长期精度。这种规则既保留了历法的实用性,又兼顾了天文观测的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