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2022年新课程标准,中国教育要培养学生的 四大核心素养 ,具体包括:
一、文化素养
指学生具备对文化传统的基本认识和理解,能够欣赏和参与艺术与文化活动的能力。通过文学鉴赏、艺术创作、传统节日体验等活动,培养学生的美育意识、文化自信心及国际视野。
二、社会和历史素养
强调学生理解社会现象、历史背景的能力,以及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。通过社会实践、项目式学习等方式,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,增强社会责任感。
三、创新思维素养
涵盖创新意识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,要求学生能够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,并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四、实践能力
指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的能力,包括动手实践、团队协作、信息素养等。通过实验、调研、社会实践等活动,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补充说明
-
信息素养 和 读写素养 曾被视为独立核心素养,但2023年新课标将其整合到文化素养中。
-
不同学科可能侧重培养这四大素养的某些方面,例如英语学科强调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。
以上四大核心素养相互关联,共同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,旨在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