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时节养生进补需注意阴阳平衡、润燥防寒、因人而异三大原则。此时昼夜均等,自然界阳气渐收,养生重点在于调和体内外环境,避免盲目进补引发上火或湿滞问题。
-
饮食宜平补忌大热
推荐百合、银耳、山药等甘润食材,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。羊肉等温补品需搭配萝卜、莲藕等凉性食材平衡,避免加重秋燥引发的口干、便秘。 -
重点养护肺与脾胃
秋分后凉燥当令,可晨起喝蜂蜜水润肺;脾胃虚弱者慎食生冷瓜果,建议用茯苓、芡实煮粥健脾胃。过敏人群应少食海鲜等发物。 -
运动讲究"收"字诀
适宜慢跑、八段锦等温和运动,出汗后及时添衣。避免夜间剧烈运动耗阳气,最佳锻炼时间为上午9-10点日照充足时。 -
睡眠顺应自然规律
保证子时(23点前)入睡以养阴,早起不宜早于日出。容易失眠者可睡前用艾草泡脚,但水温不超过45℃。
秋分进补如同给植物秋季施肥,贵在"润物细无声"。若出现舌苔厚腻、腹胀等不适,应立即停止药膳并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