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广东凉茶中常见的18味配方及功效,综合了多种经典配方和现代应用:
一、清热解毒类
-
金银花
- 性寒,味甘,具有清热解毒、疏散风热、抗菌作用,是凉茶的核心成分。
-
菊花
- 性微寒,味辛甘苦,散风热、清肝明目,常与金银花搭配使用。
-
夏枯草
- 性寒,味辛苦,清肝火、明目,适用于肝胆湿热证。
二、祛湿健脾类
-
茯苓
- 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,可缓解湿气重、食欲不振。
-
白扁豆
- 健脾益胃、利水消肿,常用于脾胃虚弱、湿气内停。
-
薏苡仁
- 清热排脓、健脾祛湿,适合湿热体质及水肿。
三、润肺止咳类
-
桑叶
- 清肺润燥、平抑肝阳,用于肺热咳嗽、干咳无痰。
-
罗汉果
- 清热润肺、生津止渴,可单独煮水或搭配其他药材。
四、疏风解表类
-
连翘
- 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,常与金银花、荆芥搭配。
-
薄荷
- 清凉疏风、醒脑开窍,适用于风热感冒、头痛目赤。
五、其他特色配方
-
咽喉茶 :芦根20g + 蝉蜕10g + 甘草10g,宣肺清热、化痰止咳。
-
感冒茶 :芦根20g + 倒扣草15g + 玄参15g,疏风解表、清热消炎。
-
生津止渴茶 :葛根20g + 茯苓15g + 淡竹叶10g,生津润燥、缓解口干舌燥。
六、经典凉茶配方参考
-
五指毛桃茶 :五指毛桃30g + 薏苡仁15g + 茯苓10g,健脾补肺、利湿舒筋。
-
湿湿碎凉茶 :五指毛桃+薏苡仁+茯苓+薄荷,零糖零添加,保留经典功效。
注意事项
-
配方差异 :广东凉茶因地区、家庭传承不同存在差异,建议根据体质选择配方。
-
禁忌 :脾胃虚寒者慎用寒性药材(如金银花、菊花),需遵医嘱调整。
-
制作方法 :需用沸水浸泡药材15分钟后再煮,避免有效成分流失。
以上配方仅供参考,实际饮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调整剂量与配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