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发红的原因需结合生育期阶段和具体症状综合判断,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苗期发红(出苗至分蘖期)
-
缺磷
土壤中磷元素不足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,次生根稀疏且弱,叶尖及叶鞘呈紫赤色,植株瘦小。
- 防治措施 :补充磷酸钙等磷肥,每亩施用20-30公斤于行间沟。
-
渍涝或积水
田间排水不畅导致根系缺氧或烂根,地上部分叶片发红。
- 防治措施 :松土排水,必要时灌根促根系恢复。
-
播种过深
深播导致出苗时养分消耗过大,根系发育弱,易受病虫害和冻害影响。
- 防治措施 :调整播种深度,避免深埋。
-
低温冻害
极端低温抑制生长,导致叶片发紫或发红。
- 防治措施 :覆盖保温材料,增强抗寒能力。
二、生育后期发红
-
纹枯病或根腐病
病害导致根系功能受损,地上叶片变红、干枯。
- 防治措施 :喷洒井冈霉素等杀菌剂,结合灌根治疗。
-
除草剂药害
过量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(如莠去津)或低温期使用异丙隆,导致叶片发红、枯黄。
- 防治措施 :更换地块,检测土壤残留并清洗播种工具。
-
土壤板结或通气不良
根系呼吸受阻,影响养分吸收,引发叶片发紫。
- 防治措施 :深耕松土,改善土壤结构。
三、成熟期发红
若为成熟期麦穗或麦粒发红,可能是赤霉病等病害导致,需及时收割加工。
总结
小麦发红多与缺磷、渍涝、低温、病虫害或施肥不当有关。建议根据症状发生阶段,结合土壤检测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。若问题严重,可咨询农业技术专家或使用农药进行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