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尿液中提取
化肥被称为“尿素”的命名来源于其最早是从尿液中提取的化合物。以下是具体原因:
-
命名起源
尿素最早由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·韦勒(F.W.ohler)于1828年通过氰酸铵水溶液加热合成。尽管其化学式为CO(NH₂)₂,但早期研究中,由于尿素大量存在于哺乳动物(包括人类)的尿液中,且与蛋白质代谢产物相关,因此得名“尿素”。
-
化学特性与应用
尿素是一种含氮量高达46%的中性速效化肥,适用于各类土壤和作物,具有易保存、使用方便、对土壤破坏小等特点。其分子式为CH₄N₂O或CO(NH₂)₂,化学性质稳定,工业上可通过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。
-
与粪尿的误解
虽然尿素与动物尿液中的成分相似,但作为化肥使用时,通常以纯化学形式存在,与天然粪尿有本质区别。其化学纯度更高,养分释放更可控。
化肥被称为“尿素”源于其最初的发现来源,而其作为高效氮肥的广泛应用则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名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