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秃头小麦是一种具有独特生长特性和地理标志的优质小麦品种,综合相关信息如下:
一、品种特性
-
生长环境
主要分布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,种植于戈壁滩、砂石地等恶劣环境中,完全依赖天然降水,不使用化肥和农药,属于绿色有机农产品。
-
外观特征
- 穗部无麦芒,籽粒呈深红色或红褐色,表面有光泽,质硬饱满,胚乳乳白色。
-
营养价值
- 蛋白质含量高达14.2%,硒元素含量3.6mg/kg,叶酸和维生素B族丰富,且脂肪含量低,具有天然抗氧化特性。
-
加工性能
面粉筋度高、韧性好,适合制作拉面、馒头等传统面食,口感劲道爽滑,麦香浓郁。
二、品种地位与认证
-
2018年通过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,是西北高原地区特色麦种。
-
2022年被列入《中国濒临消失的农作物品种》名单,面临自然淘汰风险。
三、种植与产量
-
产地位于东经103°13′-103°44′、北纬37°09′-37°38′的祁连山脉东端及河西走廊东部,海拔1800-2200米。
-
产量较低,但品质优异,广受消费者青睐。
四、文化意义
-
源自古代“五原”(今古浪县境内),与蒙恬、卫青等历史人物及李白、张敬忠等诗人有文化关联。
-
当地农民称其为“农业金字招牌”,春播季是重要生产节点。
五、保护与推广
- 由于种植成本高、产量低,目前依赖传统种植方式,需通过品种改良和科技手段提高产量。
总结 :红秃头小麦是甘肃古浪县的标志性特产,凭借其独特的生长环境、高营养价值和传统工艺,成为绿色农业的代表性品种,但需加强品种保护与现代化种植技术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