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生白的化脂汤正确配方

关于郭生白的化脂汤配方,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:

一、基础配方(核心组成)

  1. 生大黄 :9克(后下)

    作用:清热泻火,逐瘀通便,荡涤肠胃。

  2. 茯苓 :12克

    功效:健脾渗湿,利水消肿,辅助消化。

  3. 清半夏 :12克

    作用: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平衡寒湿。

  4. 陈皮 :9克

    功效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,改善气滞痰阻。

  5. 炒枳实 :12克

    作用:破气消积,行气除痞,促进消化。

  6. 生山楂 :12克

    功效:消食化积,活血化瘀,缓解食积腹痛。

  7. 绞股蓝 :12克

    作用:补气养阴,清肝化痰,增强免疫力。

  8. 草决明 :12克

    功效:清肝明目,润肠通便,辅助降脂。

  9. 炙甘草 :9克

    作用:调和诸药,补脾和中,缓解药性寒凉。

二、加减化裁建议

  • 食滞者 :加入炒麦芽9克、炒神曲9克,增强消食导滞作用。

  • 胸闷者 :添加全瓜蒌9克,化痰宽胸。

  • 腹胀明显者 :配合厚朴9克,温胃除胀。

  • 睡眠差、脉滑者 :加入竹茹12克,理气化痰。

三、用法说明

  • 煎服 :每日1剂,分2次水煎,取汁450毫升,温服或代茶饮。

  • 注意事项 :需遵医嘱长期服用,脾胃虚弱者慎用寒性较强的药材(如大黄)。

四、适用人群

主要适用于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脂肪肝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,通过调节代谢、祛痰降脂改善症状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  1. 本方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,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。

  2. 若出现腹泻、胃痛等不适,建议暂停服用并咨询中医师。

以上配方及用法均参考《郭生白本能论方剂》,具体调整需结合个体情况。

提示: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,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。
相关推荐

白菜刚出苗就死了

白菜幼苗刚出苗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: 一、常见原因分析 高温导致失水死亡 白菜幼苗对温度敏感,播种后需保持土壤温度比环境温度高5-10℃。若夏季高温(如连续38℃以上)导致地面温度超过40-50℃,幼苗会因蒸腾作用加剧而失水枯萎。 缺水或积水 缺水 :土壤表层干燥时需及时浇水,避免因缺水导致叶片皱缩、干枯。 积水 :土壤过湿会抑制根系呼吸,引发烂根,需及时排水。 土壤通气不良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北方人大暑吃什么

北方大暑的传统食物因地域差异略有不同,但综合多个权威信息源,主要习俗和食物可归纳如下: 一、核心传统食物 面食类 面条、饺子是北方大暑必备食物,象征开胃解暑。北京习俗有“头伏饽饽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,而山东、河南等地则偏好凉面(如剪刀面、烩面)或热面。 鸡蛋 多种吃法:煎蛋、炒蛋、蛋汤等,常搭配凉面或面食食用。 汤品类 莲子汤 :清热解暑,历史记载自明清时期便流行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处暑北方吃什么主食

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北方地区的传统主食选择与季节物产和养生需求密切相关。综合多个权威信息源,北方处暑期间常见的主食及饮食特点如下: 一、传统主食推荐 玉米 处暑正值玉米丰收季,富含赖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,是秋季补充营养的佳选。 荞麦面/燕麦面 养生主食,具有清热降火、润肺生津的功效,适合秋季干燥气候。 糯米丸子/年糕 甜味主食,象征团圆与丰收,部分地区有制作糖醋莲藕丸子或年糕的习俗。 二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冬季皮肤干燥怎样进行护理

冬季皮肤干燥,要多喝水,使用保湿护肤品,适当减少洗澡次数和时间,室内使用加湿器。 冬季空气干燥寒冷,就像大地缺少雨水变得干裂。我们的皮肤也一样,水分容易流失。多喝水能从内部给身体补充水分,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浇水。保湿护肤品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锁住水分,如同给土地盖上一层塑料薄膜。减少洗澡次数和时间,是因为热水和长时间洗澡会洗掉皮肤的天然油脂,这油脂就像土地的肥沃表层,保护着水分不流失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冬季皮肤干燥怎样进行护理

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哪个热

关于“早立秋”和“晚立秋”哪个更热的问题,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: 一、时间划分标准 具体时刻划分 以24小时为分界线: 早立秋 :立秋时间在中午12:00之前(00:00-12:00) 晚立秋 :立秋时间在中午12:00之后(12:00-24:00) 农历月份划分 以农历七月为分界线: 早立秋 :立秋在农历六月(公历7月或8月) 晚立秋 :立秋在农历七月(公历8月) 二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今年是晚立秋还是早立秋

根据2025年8月7日立秋的时间节点和相关传统,今年(2025年)的立秋属于 早立秋 ,具体分析如下: 一、2025年立秋时间 公历时间 :2025年8月7日08:09 农历时间 :对应阴历七月初四 二、早立秋与晚立秋的划分标准 时间划分 上午12点前 :立秋在中午12点前(包括清晨)为 早立秋 中午12点后 :立秋在中午12点后为 晚立秋 农历月份划分 农历六月 :立秋在农历六月为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立秋是不是代表进入秋天了

立秋并不代表真正进入秋天,而是标志着夏季向秋季过渡的节气节点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 一、节气与气候的差异 节气是时间节点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°时确立,属于天文历法对季节的划分。 气象学上的入秋标准 气象学以连续5天日均气温低于22℃作为秋季开始的标志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,大部分地区需等到9月或更晚才能满足这一条件。 二、立秋后的气候特征 北方地区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2024立秋是公立秋还是母立秋

公秋 根据2024年立秋的实际情况,结合传统划分标准,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 一、公秋与母秋的划分依据 农历月份划分 公秋:立秋在农历六月 母秋:立秋在农历七月 2024年立秋为农历七月初四,属于 母秋 。 农历日期划分 公秋:立秋当天农历日期为单数 母秋:立秋当天农历日期为双数 2024年立秋对应农历七月初四,日期为 双数 ,属于 母秋 。 昼夜时间划分 公秋:立秋时间在白天(6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怎样用几个小动作在家进行有效锻炼

您可以试试深蹲、平板支撑和踮脚尖这几个小动作。 深蹲就像坐凳子一样,能锻炼腿部和臀部的肌肉。想象一下腿部是汽车的发动机,深蹲让这个发动机更有力。平板支撑就像一块坚固的板子,能锻炼到全身的核心肌群,让您的身体像一栋稳固的房子,不容易摇晃。踮脚尖呢,如同给腿部和脚部的肌肉做按摩,促进血液循环,就好像给身体的小河流疏通河道。 QA: - 问:深蹲每天做多少合适? 答:刚开始可以每天做 20 个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怎样用几个小动作在家进行有效锻炼

立秋是早上立秋还是下午立秋

立秋是早上立秋还是下午立秋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两种方法,需根据具体划分依据进行区分: 一、公历时间划分(24小时制) 上午立秋 :若立秋时间在00:00-12:00之间,则为早立秋; 下午立秋 :若立秋时间在12:00-24:00之间,则为晚立秋。 2023年案例 :2023年立秋时间为8月8日2点22分41秒,属于早立秋。 二、农历时间划分 农历六月立秋 :若立秋落在农历六月,则为早立秋;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五白谷物即食都是哪几种

五白谷物即食麦片通常包含以下五种主要谷物,不同品牌可能因配方差异略有不同,但核心成分基本一致: 燕麦 富含膳食纤维、β-葡聚糖和B族维生素,有助于肠道健康和饱腹感。 糙米 含天然抗氧化物质和膳食纤维,能提供持久的能量。 小麦 提供碳水化合物、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,增强饱腹感。 荞麦 含芦丁等抗氧化成分,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促进代谢。 藜麦 被《时代》杂志评为“全球十大健康食物”,富含蛋白质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五白谷物可以做饭吃吗

可以 五白谷物可以用来做饭吃,且具有以下特点和用途: 一、可烹饪性 五白谷物通常指燕麦、大米、小麦、荞麦、薏仁等五种白色谷物,这些食材均适合多种烹饪方式: 煮粥 :如五谷杂粮粥,需提前浸泡3小时,搭配红枣、玉米等食材,可煮出香甜软糯的粥品; 蒸煮 :适合制作蒸饭、蒸糕等,保留谷物原香; 炒菜 :如五谷焖饭,可搭配蔬菜(如芋头、西芹)和调味料,营养均衡。 二、营养与健康益处 营养丰富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太医派的七分养是以什么为主

太医派的“七分养”以养生保健为核心,强调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自我调理实现身体平衡与健康维护。具体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: 自我调理与心理调适 七分养注重病患的自我管理能力,包括饮食、作息、情志调节等生活细节。中医认为,情绪状态直接影响气血运行,保持心情舒畅是养生的关键。 顺应自然规律 强调“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”,主张通过顺应四季变化调整生活习惯。例如夏季宜清淡饮食、冬季宜进补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御医派史士昊是真的吗

关于御医派史士昊的真实性,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: 一、人物基本信息与职业背景 真实存在性 史士昊是明万历年间的名医,历史记载其曾以“七分养三分治”理论著称,且为御医派传承人。其著作《御医食录》和《五行人与治未病》等也确实存在。 职业资质与争议 他拥有中医主治医师中级职称,但部分公开资料对其学术水平评价一般,指出其存在夸大疗效、违反《广告法》等问题。 另有信息称其为“中医界名中医”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御医派与民间派的区别

服务对象与治疗理念不同 御医派与民间派是中医领域的两大主要流派,其核心区别体现在历史背景、传承方式、治病理念与方法等方面,具体分析如下: 一、历史背景与传承方式 御医派 专为皇室成员服务的宫廷医学体系,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。选拔严格,需通过层层考核进入太医院学习,采用师徒传承与宫廷系统培养,形成封闭但高度专业化的传承网络。 民间派 源自民众自发的医疗实践,历史更为悠久(至少3000年)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御医派代表人物

御医派是中医的重要流派之一,深受皇室医学的影响,其医术和理论往往代表着当时中医的最高水平。以下是御医派的代表人物: 黄元御 : 简介 :清代著名医学家,尊经派的代表人物,乾隆皇帝的御医。 贡献 :继承和发展了祖国医学理论,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。他提出的“脾胃乃后天之本,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”是对食疗重视程度的最好诠释,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保健。黄元御还研发出了“乾隆四神汤”,能够激活胃气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太医派三分治7分养的祖师爷是谁

刘完素 太医派“三分治七分养”的祖师爷是金朝著名医学家 刘完素 (1188-1251),字守真,号通玄处士。他创立了这一理论体系,强调通过调整饮食、作息等生活方式来维护健康,主张“治未病”,对后世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。 补充说明: 刘完素是刘氏家族的始祖,其子刘纯(明永乐太医)继承并发展了三分治七分养理论,使其成为中医养生学的核心思想; 该理论主张疾病治疗以“治”为主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三分吃七分养是什么意思

“三分吃七分养”是一种传统的健康观念,强调在疾病康复过程中,调养和保健的重要性。具体来说: “三分治七分养”的含义 “三分治” :指的是治疗是康复的基础。在疾病急性期或病情严重时,通过医生借助药物、手术等医疗手段对疾病进行直接的治疗,以消除病因、控制症状,为身体恢复创造条件。 “七分养” :调养是康复的核心。在治疗的基础上,在疾病恢复期或慢性病管理阶段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

“三分治七分养”是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,强调在治疗与调养之间找到平衡。其内涵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: 一、核心概念解析 “三分治”的含义 指疾病发生后的急性期治疗,通过药物、手术等手段缓解症状、控制病情,解决“燃眉之急”。但治疗仅针对病因或症状,无法完全恢复身体平衡,需配合后续调养。 “七分养”的内涵 强调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实现身体自我修复。包括饮食调养(如药食同源)、起居有常(规律作息)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

七分养三分治指的是庄守和吗

不是 “七分养三分治”并不是指庄守和 ,而是中医的一种治疗理念,意味着在治疗疾病时,应注重预防和调养,而非仅仅依赖药物治疗。这一理念强调养病的重要性,认为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和修复自愈力。 在中医理论中,“三分治”指的是针对病情的急性期进行治疗,而“七分养”则强调在病情稳定后,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饮食起居、心态等方面来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。这种理念体现了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思想

健康知识 2025-04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