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、大暑、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个节气,其时间顺序及特点如下:
一、时间顺序
-
夏至
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,太阳到达黄经90°时为夏至,标志着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,但此时并非最热时期。
-
小暑
位于夏至之后,通常为每年7月6日-8日,此时天气开始炎热,但尚未达到最高温。
-
大暑
紧随小暑之后,时间范围为7月22日-24日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酷暑天气达到巅峰。
-
处暑
大暑之后为处暑,时间约为8月22日-24日,表示暑热逐渐消退,秋季开始来临。
二、补充说明
-
三暑概念 :小暑、大暑、处暑合称“三暑”,是夏季最炎热的阶段,但暑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大暑。
-
节气意义 :
-
小暑:季夏开始,天气转热,农作物进入生长期;
-
大暑:全年最热,需防范高温对农业的影响;
-
处暑:暑气终止,天气转凉,预示秋季来临。
-
以上时间节点可能因年份和干支历差异略有不同,但整体顺序和气候特征具有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