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
小暑和大暑之间的时期被称为 三伏天 ,具体分析如下:
-
三伏天的定义
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段,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通常相隔约15天。此时段包括初伏、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,其中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。
-
时间范围
-
小暑:每年公历7月7日或8日,太阳到达黄经105°时开始。
-
大暑: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,太阳到达黄经120°时结束。
-
三伏天总时长:约30-35天,具体划分因年份和干支历法差异略有不同。
-
-
气候特征
三伏天以高温、高湿为特点,民间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的俗语形容其湿热天气。此时段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,需加强田间管理。
小暑和大暑之间的时期被称为 三伏天 ,是夏季高温与湿热天气的集中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