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脉用药调配审方标准是确保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的重要环节,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要求:
一、形式审查
-
合规性 :处方或医嘱内容需严格符合《处方管理办法》《病例书写基本规范》等法规要求,书写规范、完整且清晰,无遗漏信息。
-
基本要素 :需包含患者姓名、年龄、体重、药品名称、规格、剂量、给药途径、用法及时间等完整信息。
二、临床适宜性审核
-
诊断匹配 :药物选择需与临床诊断相符,药师需分析药物是否针对具体病症。
-
药品适宜性 :
-
确认药品品种、规格、给药途径(如静脉输液)、用法(如剂量、频率)的合理性。
-
检查药物配伍禁忌,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稳定性问题。
-
-
剂量与浓度 :核对药物浓度是否在安全有效范围内,避免过量或不足。
三、配伍与溶媒适宜性
-
药物相容性 :分析药物与溶媒、包装材料的相容性,防止化学降解或污染。
-
静脉用粉针 :确认所用溶媒(如生理盐水、葡萄糖)与药物的兼容性。
四、标签与记录规范
-
标签内容 :输液标签需包含病区名称、患者姓名/ID号、用药批次、药品名称及有效期等信息。
-
审核记录 :建立详细审核记录,包括审核时间、药师签名、修改记录等。
五、沟通与反馈机制
-
医生沟通 :对不合理医嘱需及时与开具医生沟通确认,必要时提出调整建议。
-
信息系统管理 :通过医嘱审核系统核查医嘱信息输入准确性。
六、人员资质与培训
-
专业要求 :审核人员需具备药学本科以上学历、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经验,且持有药师以上职称。
-
持续教育 :定期接受药学专业培训及考核,更新药物知识与配伍规范。
通过以上标准化的审核流程,可有效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合理性,降低用药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