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具体信息如下:
-
节气定位
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。
-
时间范围
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,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180°的天文观测确定。
-
天文特征
秋分时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,北半球进入昼短夜长阶段,昼夜温差逐渐加大。
-
文化内涵
-
阴阳平衡 :古籍《春秋繁露》记载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”,强调自然阴阳的对称性。
-
节气演变 :秋分曾是“祭月节”,与中秋节的前身“秋夕祭月”演变而来,2018年起被设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
-
-
气候与物候
秋分后气温下降明显,南方进入收获季,北方则呈现“一叶落而知秋”的景象,丹桂飘香、蟹肥菊黄是典型特征。
秋分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节点,也是反映自然规律与人文活动交融的节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