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内避险,远离金属物体
以下是雷雨天防雷击的综合指南,结合权威信息整理为具体措施:
一、室内防雷措施
-
保持室内安全环境
-
立即关闭门窗,防止雷电侵入波进入室内。
-
远离阳台、外墙壁及可能导电的金属管线(如水管、煤气管)。
-
-
切断电源与通讯设备
-
拔掉非必需电器的电源插头,关闭电视、电脑、洗衣机等设备的电源。
-
避免使用电话、收音机等可能引雷的通讯设备。
-
-
避免特定行为
-
不要洗澡,尤其避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。
-
不要靠近窗户或使用金属家具。
-
二、室外防雷措施
-
避免高处与金属物体
-
不停留在高楼平台、空旷地或孤立棚屋,远离金属物体(如路灯、旗杆)。
-
若在树下避雷,需与树干保持至少3米距离,或蹲下后双脚并拢降低跨步电压。
-
-
选择安全避雷场所
-
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(如钢筋混凝土结构)。
-
汽车内可形成屏蔽空间,但需关闭引擎并远离空地或高处。
-
-
应急避雷动作
-
无避雷设施时,蹲下后双脚并拢、双手抱膝,尽量降低身体重心。
-
若被雷击后失去意识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,并避免盲目移动。
-
三、其他注意事项
-
防雷设施维护
-
定期检查家中的避雷针、接地系统及电器设备的浪涌保护器,确保其有效性。
-
雷雨后检查电源线路及电器设备,及时修复损坏的过压保护器。
-
-
特殊场景防护
-
驾驶车辆时避免停靠在空地或高处,若被雷击,不要贸然接触车辆。
-
户外工作者应配备防雷装备(如绝缘手套、雨衣),并遵循“30秒、30分钟”原则:雷声响起后30秒内离开危险区域,雷声停止后30分钟再出门。
-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降低雷击风险。若遭遇雷击,切勿盲目施救,应等待15-30分钟后再进行救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