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在台风过境时出现大暴雨天气,主要受以下因素共同作用:
一、台风本身带来的降水影响
-
强降雨过程
台风登陆时伴随强降水,其核心区域的螺旋云带和台风眼区外围常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。例如,台风“海葵”在2023年9月5日登陆时,其北侧东南气流与南下的弱冷空气交汇,形成强降水带,导致福建多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。
-
地形抬升作用
福建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,地势低平且河网密布。当台风带来的暖湿气流遇到山脉时,易形成地形抬升,加剧水汽凝结和降水强度。福州作为典型代表,其地势低平且邻近海洋,受海洋水汽和地形共同影响,暴雨强度更高。
二、气象环流与冷空气南下的叠加效应
-
冷暖空气交汇
台风“海葵”北侧的东南气流与南下的弱冷空气在福建东部沿海一带交汇,形成冷暖对峙。这种交汇激发了长而强的暴雨云团,导致短时间内的极端降水。
-
“列车效应”
多个对流云团依次经过福建时,其降水叠加效应显著,类似“列车经过时产生的连续冲击”。这种效应在福建中部沿海上空尤为明显,加剧了局地大暴雨。
三、其他影响因素
-
副热带高压与季风影响
福建位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副热带高压交汇带,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流通不畅,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。
-
台风路径与登陆时间
台风“海葵”登陆时间较早且停留时间较长,叠加北侧东风急流,延长了降水持续时间。
福建台风过境时的极端降雨是台风强度、地形抬升、冷暖空气交汇及气象环流共同作用的结果,需警惕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