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萩草
安徽宿松清明节期间制作的特色美食“水萩粑”主要使用 水萩草 作为原料,具体信息如下:
一、水萩草的基本信息
- 学名与别称
水萩草学名为鼠曲草,又称清明菜、寒食菜、绵菜等,安徽地区还称其为水秋、水球等。
- 生长环境
该植物多生于田间或山间密草丛中,清明节前后(农历三月份)为最佳采摘期,此时叶片鲜嫩且药效显著。
- 药食同源特性
水萩草可入药,具有化痰止咳、清热解毒等功效,其嫩叶和全草均被用于传统医药。
二、水萩粑的制作方法
- 原料准备
采摘鲜嫩水萩草,洗净后焯水剁碎,与糯米粉混合,加入适量开水揉成面团。
- 成型与烹饪
将面团分成小剂子,压制成圆饼状或长条形,蒸熟后搭配红糖、芝麻等食用,口感软糯,带有独特清香。
三、文化背景与意义
清明节期间制作水萩粑是安徽地区传承已久的习俗,既是对传统节日的庆祝,也寄托了人们对新春的美好期许。不同地区因地理差异存在制作变体,如江浙地区称“清明粑”,而安徽多以“水萩粑”或“蒿子粑”为主。
四、其他相关野菜
清明节期间,安徽其他地区常采摘的野菜还包括:
-
枸杞叶 :春季嫩叶可凉拌或入药,具有补虚益精、清热明目功效;
-
薤白 (小根蒜):可清炒或煲粥,具有通阳散结作用。
建议优先选择无污染的野生菜源,并确保充分清洗以降低农药残留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