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要聚焦解决以下核心问题,通过多种方式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规范市场秩序:
一、揭露和曝光消费领域问题
-
商品质量问题
重点检查假冒伪劣商品(如假货、次品)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(含安全隐患或有害物质)等,打击以次充好、以假乱真的行为。
-
服务不规范行为
包括霸王条款、售后服务不到位(如推诿责任)、虚假广告(夸大宣传效果)等,保护消费者免受误导性信息侵害。
-
网络消费乱象
针对虚假评价(刷好评/删差评)、个人信息泄露、网络诈骗(如冒充客服)等新兴问题,加强监管力度。
二、提供维权渠道和能力提升
-
消费者投诉机制
设立12315热线,受理商品/服务质量问题、虚假宣传、价格欺诈等投诉,协助消费者挽回损失。
-
权益教育与宣传
通过媒体曝光、公益活动普及消费知识,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形成理性消费观念。
-
舆论监督与维权
建立舆论压力机制,通过媒体曝光、消费者团体协作,推动企业整改问题,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。
三、推动企业规范经营
-
促进行业自律
通过案例通报、政策建议,推动企业建立内控管理体系,主动承担社会责任。
-
法律政策完善
反馈消费者意见,参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,推动建立更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。
四、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
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,315还致力于加强全球消费者组织合作,推动建立跨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,提升全球消费者保护水平。
通过以上措施,315不仅解决具体消费纠纷,更通过系统性监管和舆论引导,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企业诚信经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