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清明果(又称青团、艾果)是浙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食,其做法因地区风味差异可分为以下两种主流形式:
一、传统风味清明果(含艾草/鼠曲草)
-
材料准备
-
皮料 :糯米粉100-130g + 大米粉50-80g(根据粘性调整比例)+ 艾草粉10-15g + 糖浆或盐(适量)
-
馅料 :咸馅(春笋、豆腐、腌菜、腊肉等)或甜馅(红豆沙、黑芝麻、松花馅)。
-
-
制作步骤
① 和面 :将艾草(或鼠曲草)洗净煮熟后捣汁,与糯米粉、大米粉混合,加入糖浆或盐揉成光滑面团(需反复揉搓至“三光”:手光、面光、盆光);
② 包馅 :分成小剂子后擀成皮,包入准备好的馅料(如笋丁、肉丝、豆沙等),捏合成形;
③ 蒸制 :上锅蒸15-20分钟,至皮软糯透透。
二、简化版清明果(白清明果)
-
材料 :糯米粉100g + 大米粉50g,馅料同传统清明果(如豆沙、咸菜等)。
-
特点 :不加艾草,皮呈白色,故称“白清明果”。
三、地方特色变体
-
温州清明糕 :在清明糕中加入柚子叶、五花肉、花生米等,蒸制后皮带有柚香;
-
婺源清明果 :采用野艾草,搭配当地腊肉、笋丁等馅料,蒸熟后香气浓郁。
四、关键要点
-
艾草需提前煮熟捣汁,避免生草刺激;
-
面团揉制要充分,否则易破裂;
-
蒸制时间不宜过长,防止过软或未熟透。
清明果不仅是节日美食,更承载着浙江各地的饮食文化。无论是甜咸交织的馅料,还是手工制作的皮皮,都体现了浙江人对食材本味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