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秋处露秋寒霜降”的诗句,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:
一、完整诗句出处
“秋处露秋寒霜降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
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
该句为二十四节气歌中“秋”部分的第四句,全句意为“秋季的节气有处露、寒霜、霜降”。
二、相关诗词补充
-
白居易《暮江吟》
“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”
以秋江夜景为背景,展现霜降时节的静谧与美丽。
-
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
通过“清泉石上流”暗示霜降后山间清冷的氛围。
-
杜牧《山行》
“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深处有人家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”
以枫叶红于春花的意象,表现霜降后山林的绚烂色彩。
-
李商隐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
“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”
通过“霜飞晚”点明霜降时节的萧瑟感。
三、其他相关诗句
-
韩愈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·其一》 :
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”
虽为春季诗句,但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隐含春寒料峭的过渡感,与霜降前后的气候特征呼应。
-
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 :
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
以夸张手法表现北国霜降时节的壮美雪景。
四、总结
“秋处露秋寒霜降”作为节气歌的组成部分,贯穿了多个诗人的作品。若需更系统地了解相关诗词,可结合白居易、王维、杜牧等人的代表作,从自然景观、情感表达等角度综合赏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