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秋处露秋寒霜降”是中国传统节气歌中概括秋季六个节气的口诀,具体指以下六个节气:
-
立秋
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夏季结束、秋季开始,但此时天气仍较炎热,需过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。
-
处暑
夏季酷暑的结束,此时天气转凉,暑气消退,进入秋季的中期阶段。
-
白露
反映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,此时昼夜温差加大,露水开始凝结,天气转凉明显。
-
秋分
太阳直射赤道,昼夜等长,平分秋季,之后气温持续下降,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。
-
寒露
深秋的开始,气温显著降低,露水带有寒意,预示冬季将至。
-
霜降
秋季最后一个节气,气温降至霜冻水平,标志着秋季结束、冬季来临。
补充说明
-
该口诀出自《二十四节气歌》,完整表述为:“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”
-
六个节气在公历中的时间跨度约15-17天,每年具体日期略有差异,但顺序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