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秋处露秋寒”是中国传统节气歌中描述秋季的四个节气,具体指以下四个节气:
-
立秋
-
时间 :每年公历8月7-9日交节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秋季的第一个节气
-
意义 :标志着夏季结束、秋季开始,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但此时仍属夏季末尾阶段。
-
-
处暑
-
时间 :每年公历8月22-24日交节,位于立秋与白露之间
-
意义 :表示炎热的夏季正式过去,天气转凉,暑气消退。
-
-
白露
-
时间 :每年公历9月7-8日交节
-
意义 :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,露水开始出现,是收获季节的开始。
-
-
秋分
-
时间 :每年公历9月22-23日交节
-
意义 :昼夜平分,阳气与阴气均衡,秋季中点。
-
补充说明
-
秋季共有六个节气: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,完整表述为“秋处露秋寒霜降”
-
其他搜索结果中提到的“秋处霜露寒霜降”可能是对“秋处露秋寒”的误写,实际应为“秋处露秋寒霜降”
以上节气均出自《二十四节气歌》,且每月节气相对固定,时间差异最多不超过1-2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