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节气中的“小雪”指的是 寒气和降水渐增 ,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小量降雪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
一、核心定义
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,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°。它反映的是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,而非具体天气现象(如降雪量)。
二、名称由来
-
气候特征
“小雪”因此时气温仍未深降且降水量不大而得名,雪量不足以形成积雪,故称“小雪”。
-
与降雪量的区别
天气预报中的“小雪”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,而节气中的“小雪”是气候概念,不直接对应降雪量。
三、气候与物候表现
-
气温变化
此时北方地区气温降至0℃以下,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,天气逐渐转冷。
-
降水特征
降水形式由雨转为雪,但雪量较小且持续时间短,未达到大雪标准。
-
物候现象
早晚温差加大,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初雪,但未形成持续降雪。
四、节气意义
小雪标志着冬季进入深冷阶段,但降雪尚未全面展开。此时节气的核心作用是反映气候变化趋势,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。
“小雪”是描述气温下降与降水转变的节气名称,而非具体降雪量的代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