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全省确实以山地和丘陵为主,但并非完全由高山构成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地形特征
-
地貌构成
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,全省92.5%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,丘陵占10%,河谷阶地和河谷平原仅占3%。这种地形特征使贵州成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,拥有众多岩洞、瀑布、溶洞等自然景观。
-
海拔与地势
平均海拔约1100米,地势西高东低,自中部向北、东、南三面倾斜。主要山脉包括北部的娄山(1444米)、中部的苗岭(雷公山2178米)、东北部的梵净山(2572米)以及西部的乌蒙山(韭菜坪2904米)。
二、与平原的关系
-
广义山地与狭义山区的差异
贵州广义山地面积略大于四川省(1.64个百分点),但狭义山区(仅47.97%)仍远小于川渝地区(73.89%)。狭义的山地丘陵与广义的山地概念不同,前者更强调地形起伏,后者包含高原、丘陵等多种类型。
-
平原分布
全省仅3%的面积属于河谷阶地和平原,且无真正意义上的平原地貌。
三、地理成因
-
板块运动与喀斯特作用
贵州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,受造山运动影响显著,加上喀斯特地貌的溶蚀作用,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景观。
四、总结
贵州以高原山地为主,但并非全境都是陡峭高山。其地形复杂多样,包含平缓高原、起伏丘陵及河谷平原,且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