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运动员等级新标准主要在项目范围、成绩标准及赛事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整,具体变化如下:
一、项目范围调整
-
新增项目
新版标准新增了霹雳舞和滑雪登山2个运动项目,自2025年1月1日起纳入等级评定体系。
-
取消项目
滑水、跳伞、滑翔、无线电测向4个项目被取消,相关运动员将无法依据新标准获得等级称号。
二、成绩标准调整
-
田径项目
-
男子100米:一级标准从10.93秒降至10.88秒,二级标准从11.74秒升至11.54秒,均提高0.05秒;
-
男子1500米:一级标准从2分03秒降至1分58秒,提高5秒;
-
女子百米:一级及以上标准不变,二级标准从13秒04秒升至12秒87秒。
-
-
跳水项目
-
国际级运动健将:全国锦标赛团体排名要求提升至前2名;
-
其他等级:全国冠军赛、青年锦标赛团体排名要求纳入评定。
-
三、赛事要求调整
-
缩减赛事数量
可授予证书的赛事数量减少,仅保留部分国际级、亚洲级、全国锦标赛等核心赛事的排名要求。
-
提高参赛门槛
-
国际级运动健将:保留奥运会、世锦赛等顶级赛事成绩要求,但新增全国锦标赛团体排名;
-
一级运动员:全国少年儿童锦标赛双人前8名、省级比赛前2名可评定;
-
二级运动员:仅保留省级锦标赛前2名;
-
三级运动员:仅保留省级锦标赛第5-6名。
-
四、其他变化
-
等级称号体系 :仍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、运动健将、一级运动员、二级运动员、三级运动员5个等次;
-
应用影响 :新标准提高了运动员等级评定的门槛,与高校运动队招生、体育单招等政策挂钩。
以上调整体现了国家对竞技体育专业化的推动,未来运动员需在更高水平赛事中取得成绩才能获得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