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药膳食谱大全
简介
中国古代的药膳食谱融合了中医理论和食疗思想,强调食物的性味归经,提倡调和五味、阴阳平衡,以达到养生的目的。这些药膳食谱不仅种类丰富,还包括了药膳食材的选择、配伍、烹饪技巧等方面,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。
药膳食谱
阴虚质药膳
-
强脊利骨汤
- 配方:新鲜猪腰椎200克,干桑椹100克,黄芪45克,当归20克,葛根30克,杜仲50克,熟地黄30克,续断30克,生姜10克。
- 制作:将原料一起倒入砂锅,加水2000毫升,用武火煮半个小时后,去泡沫,再用文火煮15分钟,调味即可食用。
- 功效:补益肝肾、舒筋活络,适宜于因肝肾亏虚导致的颈腰椎功能减退者。
-
石斛饮
- 配方:50克新鲜石斛洗净,并剥去老皮,然后剪成2—3厘米的小段。
- 制作:将石斛放入榨汁机内,加入1000毫升纯净水,榨完后倒出即可饮用,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或蜂蜜。
- 功效:益胃生津、滋阴清热。
血瘀质药膳
-
黄芪当归红枣饮
- 配方:黄芪50克,当归、大枣各10克,蜂蜜或冰糖15克。
- 制作:将黄芪、当归、大枣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煎煮30分钟,去渣取汁,待滤汁转温后调入蜂蜜或冰糖即成。
- 功效:补气养血、活血化瘀,适宜于气血亏少、面色萎黄唇暗者。
-
夜交藤丹参蜜饮
- 配方:夜交藤、丹参各30克,蜂蜜15克。
- 制作:将夜交藤、丹参切段,晒干,入锅,加水适量,煎煮30分钟,去渣取汁,待滤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,每晚临睡前服用。
- 功效:宁心安神,适宜于失眠兼心慌者。
气郁质药膳
- 陈皮炒肉丝
- 配方:陈皮6克,胡萝卜200克,猪瘦肉100克,盐5克,植物油、料酒各10毫升,葱、香菜各5克。
- 制作:将陈皮泡软,洗净切丝。胡萝卜去皮,洗净切丝。猪肉洗净切丝,加盐、料酒拌匀备用。葱洗净切丝,香菜择洗干净,切碎。热锅加油少许,烧至五成热,放入胡萝卜丝,炒熟后盛盘备用。锅内放少许油,放入陈皮丝和猪肉丝,翻炒至七成熟,加入胡萝卜同炒,再加水少许,盖盖焖3分钟,撒上香菜、葱即可。
- 功效:宽胸理气。
痰湿质药膳
- 天麻山楂荷叶排骨汤
- 配方:天麻15克,山楂15克,荷叶半张,排骨500克。
- 制作:将山楂洗净切丝,天麻洗净后切成薄片,荷叶洗净后撕碎,排骨斩成小块。将以上四味材料一起放入砂锅内,用小火炖1—2小时,待炖至肉烂脱骨时,加入适量盐、味精调味后即可。
- 功效:强筋骨、健脑益智。
湿热质药膳
- 石斛老鸭汤
- 配方:老鸭一只,新鲜石斛50克,枸杞和桂圆肉适量。
- 制作:将老鸭洗净切块,与石斛、枸杞和桂圆肉一起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炖煮2小时,调味即可食用。
- 功效:清热利湿、滋阴生津。
经典药膳案例
-
当归生姜羊肉汤
- 功效:温中补虚,温经止痛。
- 适用人群:女性月经不调、痛经等不适。
- 制作方法:当归15克,生姜30克,羊肉500克,加水炖煮,调味即可。
-
十全大补汤
- 功效:全面调养,增强体质。
- 适用人群:免疫力低下、易疲劳者。
- 制作方法:人参、鹿茸、当归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熟地黄、白芍、川芎、黄芪、肉桂各适量,加水炖煮,调味即可。
-
乌鸡白凤汤
- 功效:滋阴清热,调经止带。
- 适用人群:体虚内热、月经不调者。
- 制作方法:乌鸡一只,白凤鸡一只,当归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川芎、银柴胡、丹参、香附、延胡索、山药各适量,加水炖煮,调味即可。
-
红枣枸杞银耳汤
- 功效:养血安神,润肺止咳。
- 适用人群:血虚失眠、肺燥咳嗽者。
- 制作方法:红枣10枚,枸杞20克,银耳10克,加水炖煮,调味即可。
-
百合固金汤
- 功效:养阴润肺,宁心安神。
- 适用人群:肺燥干咳、心悸失眠者。
- 制作方法:百合20克,生地黄15克,熟地黄15克,麦冬10克,玄参10克,贝母10克,桔梗8克,甘草6克,加水煎煮,调味即可。
结尾
中国古代的药膳食谱不仅体现了中医的养生智慧,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健康调理作用。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食材,药膳能够帮助人们改善体质、预防疾病,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