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古运河上著名的单孔石拱桥
清名桥,原名清宁桥,位于 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 ,是一座 单孔石拱桥 。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由无锡“寄畅园”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,因兄弟俩的名字分别是太清和太宁,因此桥名各取一字,称为“清宁桥”。清康熙八年,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此桥。到了道光年间,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“旻宁”而改名为清名桥,也有人称它为“清明桥”。
清名桥的构造十分稳固雄伟,桥长43.2米,宽5.5米,高8.5米,桥孔跨度13.1米,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。桥身由花岗岩堆砌而成,造型匀称,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,东西石级不等,东有石级46级,西有43级。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,共11节,圈洞两面的圈石上,各有题刻。桥栏上没有雕饰,每侧立两个望柱,显得十分古朴。
清名桥不仅是一座重要的交通要道,也是无锡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,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游览。1983年,在桥的东西侧发现了清代石碑两方,分别为邹一桂所书,乾隆三十一年立;以及同治九年九月立。1986年,日本著名作曲家中山大三郎来锡游览了清名桥,回国后创作了歌曲《清名桥》和《无锡旅情》,进一步扩大了无锡及清名桥在国际上的影响。
清名桥周边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景点,如古运河、伯渎港、祝大椿故居等,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画廓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无锡一张黄金名片,是梁溪最靓丽的地标之一,被列为无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