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治稻李氏禾需结合药剂防治与农业管理措施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药剂防治方法
-
推荐药剂及使用场景
-
精喹禾灵 (8.8%浓度):适用于直播田、移栽前灭茬处理,需兑水15公斤,排水后施药,15天以上翻耕效果最佳。
-
高效氟吡甲禾灵/精吡氟甲禾灵 :与精喹禾灵、烯草酮混配使用可延缓抗药性,同样需排水后叶面喷雾。
-
其他组合 :双草醚+二氯喹啉酸、草甘膦+精喹禾灵等组合配方也有效。
-
-
用药注意事项
-
优先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(如精喹禾灵、氟吡甲禾灵),但需注意可能产生抗药性,建议轮换使用。
-
药剂混配可增强效果,例如精喹禾灵与高效氟吡甲禾灵交替使用。
-
用药后保持田水浅层覆盖(5-7天),避免药剂渗漏导致药效降低。
-
二、综合管理措施
-
农业防治
-
秋翻整地 :清除田间根茬和残留种子,减少越冬种源。
-
清除越冬草种 :秋后拔除田间大草,防止新苗萌发。
-
隔离外来种源 :及时清除沟渠、水田边缘的稻李氏禾,避免扩散。
-
-
种植管理
-
合理密植 :避免田间过密,减少竞争压力。
-
分带种植 :对已感染区域进行隔离,防止蔓延至健康田块。
-
三、其他可选药剂
-
5%韩乐天乳油 :对稻李氏禾有95%以上的防治效果,可兼防稻稗、匍茎剪股颖等杂草,需在稻苗3-5叶期喷雾。
-
20%莎多伏水分散粒剂 :可抑制稻李氏禾生长,防效85%以上,适合插秧前后施用。
四、注意事项
-
药剂使用前需确认安全间隔期,避免影响水稻生长。
-
若药剂效果不佳,建议结合人工拔除或更换种植品种。
-
建立田间监测机制,及时调整防治策略。
通过药剂与管理的协同作用,可有效控制稻李氏禾的蔓延,降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。